脱泡搅拌机的核心工作原理是 **“多物理场协同作用"**—— 通过 “搅拌力实现物料均匀混合",同时通过 “真空 / 离心 / 超声波等外力" 强制去除物料中的气泡,最终同步达成 “混合均匀化" 与 “气泡清零化",解决传统设备 “混合与脱泡需分步进行" 的效率痛点。其具体原理可拆解为 3 大核心机制,各环节相互配合、无缝衔接:
混合是基础前提,设备通过特定搅拌结构产生 “强剪切力 + 对流力",打破物料组分的团聚状态,确保多组分(如液体、粉末、颗粒)均匀分散:
脱泡是核心目标,设备通过 “物理外力" 破坏气泡的稳定性,使其从物料中分离并排出,主流分为 3 种技术路径,根据物料粘度选择适配方式:
原理:利用 “密度差异" 分离气泡。设备通过高速公转(转速 1000-3000rpm)产生强离心力(可达重力的数百倍),由于 “气泡密度远小于物料密度"(如空气密度 1.2kg/m?,树脂密度 1000kg/m?),气泡会被离心力 “甩向容器边缘",最终在边缘聚集破裂,或随真空系统排出。
优势:针对高粘度物料(如牙科树脂、石墨烯浆料),真空难以快速带动气泡上浮,离心力可强制 “推挤" 气泡分离,脱泡效率比单纯真空提升 30% 以上。
混合与脱泡过程中,需通过辅助控制避免物料变性,确保最终品质:
脱泡搅拌机并非 “混合" 与 “脱泡" 的简单叠加,而是 **“搅拌分散气泡→外力强制分离气泡→真空排出气泡→温控保障物料稳定"** 的连贯流程:
搅拌先将物料中的 “团聚气泡" 打散成微小气泡(便于后续去除),再通过真空 / 离心 / 超声波强制分离微小气泡,最后在密闭温控环境中输出 “无气泡、高均匀、性质稳定" 的物料,满足电子、新能源、医疗等高精度行业的核心需求。